读< 穆斯林的葬礼 >
读< 穆斯林的葬礼 > |
陆陆续续的,本着做事有始有终的原则,读完了这传说中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穆斯林的葬礼 >。 感觉一本小说都是在分析鲁迅的文章,拜伦的诗神马的,然后像是为了能引用那文章和诗而硬生生的敷衍一些情节在里面。最终导致人物塑造不饱满,感觉又假又空,不接地气。这种小说之所以获得矛盾文学奖,纯粹是因为题材比较独特,新颖。但是语言太粗糙,跟之前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简直不能比,明明只是路边摊上的豆浆油条,非要照着法国大餐的调调来摆谱,看着看着就倒了胃口。看着看着就想起了前两年的矛盾文学奖作品,毕飞宇的推拿,描写盲人的爱恨情仇,视角也独特,虽然又拍电视有拍电影的,但是那语言拿粗糙来形容都不够了。小说的结构还算比较个性,两个时间线上情节交替展开,搞得就跟看美剧绿箭侠一样,但是又不像美剧每集前面都有一个previously on…看着有些难受。 貌似小说的作者是位女性,传说中女性文艺青年不是应该像张爱玲三毛一样擅长描写花前月下风花雪夜么?书里面为了引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又敷衍的加上了,女主和女主大学英语老师以及女主大嫂兼闺密三人在雪天于女主病房中聆听老式留声机播放余丽拿版的梁祝,竟然也能听得如痴如醉,如歌如诗,如梦如幻,如云如月,如水如烟…貌似作者就是这样凑字的。可是又不是听现场版余丽拿,又不是听现代高清无损吕思清版的,怎么能听出那种感觉?现代高清无损录音余丽拿版梁祝听起来就跟噪音没两样,更不用说用古董留声机了。能听出夜上海的调调就不错了,就不要如水如烟了,糟蹋了经典。 看这小说唯一收获,是了解穆斯林的葬礼的习俗,还有婚礼习俗,貌似都挺复杂的,比如新娘在婚礼上回答“”达旦“表示愿意,新郎应该说……,纳尼?居然忘记了,还要去复习一下。 有一种毒药,明知道有毒还是忍不住把它全部喝完,就跟喝酒抽烟是一样一样的。 |
微信赞赏
支付宝赞赏
【下一篇】第18章 – Java IO 系统 – InputStream,OutputStream,Reader,Writer 总结与实例